杭州推出(chū)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複發展40條政策
來(lái)源:文章轉自杭州發布
杭州市人(rén)民政府關于(yú)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複發展的(de)政策意見
各區、縣(市)人(rén)民政府,市政府各部門、各直屬單位:爲(wéi / wèi)深入貫徹黨中央、國(guó)務院決策部署和(hé / huò)省委、省政府工作要(yào / yāo)求,更大(dà)力度幫助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渡過難關、恢複發展,特制定以(yǐ)下政策:一(yī / yì /yí)、服務業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1.延續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。對生産、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(rén)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繼續分别按10%和(hé / huò)15%加計抵減應納稅額。(國(guó)家稅務總局杭州市稅務局)2.擴大(dà)“六稅兩費”減征範圍。按照50%稅額幅度減征資源稅、城市維護建設稅、房産稅、城鎮土地(dì / de)使用稅、印花稅(不(bù)含證券交易印花稅)、耕地(dì / de)占用稅和(hé / huò)教育費附加、地(dì / de)方教育附加,适用主體由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(rén)擴展至小型微利企業和(hé / huò)個(gè)體工商戶。(市财政局、國(guó)家稅務總局杭州市稅務局)3.對困難企業減免部分稅收。2022年對繳納房産稅、城鎮土地(dì / de)使用稅确有困難的(de)納稅人(rén)給予減免。符合條件的(de)服務業市場主體可以(yǐ)享受。(國(guó)家稅務總局杭州市稅務局)4.切實落實小型微利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政策。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(bù)超過300萬元的(de)部分,減按25%計入應納稅所得額,按20%的(de)稅率繳納所得稅。符合條件的(de)服務業市場主體可以(yǐ)享受。(國(guó)家稅務總局杭州市稅務局)5.企業職工醫療保險費緩繳。對受新冠疫情影響,不(bù)能按時(shí)繳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用的(de)企業,可依法申請緩繳。具體辦法由市醫療保障局制定。(市醫療保障局、國(guó)家稅務總局杭州市稅務局)6.住房公積金緩繳。對受疫情影響、繳存住房公積金确有困難的(de)企業等用人(rén)單位,可依法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。具體辦法由市公積金中心制定。(市公積金中心)7.水、氣費緩繳。對受疫情影響且繳納水、氣費用困難的(de)企業,不(bù)停止供應;可由企業申請辦理延期繳費。具體辦法由市水務集團、市燃氣集團制定。[市水務集團、市燃氣集團,各區、縣(市)政府]8.2022年延續實施階段性下調失業保險費率、工傷保險費率政策。對不(bù)裁員、少裁員的(de)企業繼續實施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,其中2022年度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從60%提高到(dào)90%。符合條件的(de)服務業市場主體可以(yǐ)享受。(市人(rén)力社保局、市财政局、國(guó)家稅務總局杭州市稅務局)9.減免市場主體租金。服務業小微企業和(hé / huò)個(gè)體工商戶承租市、區屬國(guó)有企業房屋,免除3個(gè)月租金、再減半收取3個(gè)月租金。鼓勵非國(guó)有房屋租賃主體在(zài)平等協商的(de)基礎上(shàng)合理分擔疫情帶來(lái)的(de)損失。各地(dì / de)可統籌各類資金,對承租非國(guó)有房屋的(de)服務業小微企業和(hé / huò)個(gè)體工商戶給予适當幫扶。對減免租金的(de)業主,2022年繳納房産稅、城鎮土地(dì / de)使用稅确有困難的(de),可按第3條申請減免。[市國(guó)資委、市财政局、市市場監管局、國(guó)家稅務總局杭州市稅務局,各區、縣(市)政府]10.企業防疫、消殺支出(chū)補貼。給予小微企業2022年防疫、消殺支出(chū)不(bù)超過50%補貼,按照企業規模分檔補貼。采取區、縣(市)申報、行業主管部門審核、屬地(dì / de)落實。[市商務局,各區、縣(市)政府]11.加大(dà)政府性融資擔保支持力度。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提高業務額度,簡化審批流程,提高業務辦理效率,擔保費降至1%以(yǐ)下。對爲(wéi / wèi)杭州市服務業、零售業等小微企業提供擔保業務的(de)融資擔保機構,按不(bù)高于(yú)上(shàng)年度日均擔保餘額0.5%的(de)比例給予保費補貼。(市地(dì / de)方金融監管局)12.推動銀企精準高效對接。用好杭州金融綜合服務平台,推動融資供需精準對接,提高企業融資便利度和(hé / huò)可得性,大(dà)力推廣“企業碼”“貸款碼”。(市地(dì / de)方金融監管局)13.穩定信貸預期。鼓勵金融機構對符合續貸條件的(de)服務業市場主體按正常續貸業務辦理,不(bù)得盲目惜貸、抽貸、斷貸、壓貸,保持合理流動性。(市地(dì / de)方金融監管局、市銀保監辦)14.降低企業用能成本。對全市用電設備容量在(zài)160千瓦以(yǐ)下的(de)中小企業采取低壓方式接入電網,計量裝置及以(yǐ)上(shàng)工程由供電企業投資建設。鼓勵不(bù)滿1千伏用電電壓等級的(de)工商業用戶直接參與市場交易,未直接參與市場交易的(de)由電網企業代理購電。電壓等級不(bù)滿1千伏工商業用戶,現貨市場運行時(shí),不(bù)承擔輔助服務、成本補償等市場分攤費用。[市發改委、國(guó)網杭州供電公司,各區、縣(市)政府]15.推行政府采購“免證明化”。服務業企業參加政府采購活動實行“承諾+信用管理”制,隻需書面承諾符合參與政府采購活動和(hé / huò)資格條件并且沒有稅收繳納、社會保障等方面的(de)失信記錄,無需提供相關财務狀況、繳納稅收和(hé / huò)社會保障資金等證明材料。鼓勵服務業企業積極參加住宿、會議、餐飲等服務項目政府采購活動,采購組織機構不(bù)得以(yǐ)星級、所有制等爲(wéi / wèi)門檻限制相關企業參與。(市财政局)16.降低平台經濟參與者經營成本。支持互聯網平台企業開展中小微商戶幫扶行動,對經營困難的(de)餐飲商戶實施特惠扶持政策。鼓勵互聯網平台企業爲(wéi / wèi)商戶無償開展數字化代運營服務,逐步提高商戶線上(shàng)經營水平。[市商務局,各區、縣(市)政府]17.推動餐飲行業加快複蘇。支持企業做特色提規模,大(dà)力推廣自提、外賣、無接觸配送方式,鼓勵發展餐飲新場景新業态,着力打造一(yī / yì /yí)批特色餐飲街區,培育一(yī / yì /yí)批網紅街區和(hé / huò)店鋪。[市商務局,各區、縣(市)政府]18.2022年減半收取餐飲企業電梯、鍋爐、鍋爐水(介)質等檢驗檢測費用。(市市場監管局)19.統籌用好各類市級專項資金,重點向餐飲企業數字化轉型、餐飲特色街區改造提升、國(guó)家鑽級餐飲品牌創建、“百縣千碗”特色美食品牌打造、餐飲美食推廣促銷、地(dì / de)方菜系挖掘和(hé / huò)傳承等方向傾斜。(市商務局、市文廣旅遊局、市财政局)20.引導金融機構加強與餐飲行業主管部門、監管部門、稅務部門信息共享,運用中小微企業和(hé / huò)個(gè)體工商戶的(de)交易流水、經營用房租賃以(yǐ)及有關部門掌握的(de)信用信息等數據,提升風險定價能力,更多發放信用貸款。鼓勵符合條件的(de)餐飲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,拓寬餐飲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(dào)。(市地(dì / de)方金融監管局、市商務局、市銀保監辦)21.鼓勵餐飲企業爲(wéi / wèi)老年人(rén)提供助餐服務,地(dì / de)方結合實際因地(dì / de)制宜對老年人(rén)助餐服務給予适當支持。不(bù)得強制餐飲企業給予配套優惠措施。(市商務局、市民政局)22.符合條件的(de)零售企業,可緩繳失業保險費,期限不(bù)超過一(yī / yì /yí)年,緩繳期間不(bù)收滞納金。具體辦法由市人(rén)力社保局另行制定。(市人(rén)力社保局、市财政局、市商務局、國(guó)家稅務總局杭州市稅務局)23.商務主管部門牽頭制定應急保供、重點培育、便民生活圈建設等企業名單,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(dà)信貸支持,适當降低貸款利率,鼓勵有條件的(de)地(dì / de)方給予貸款貼息。[市商務局、市銀保監辦,各區、縣(市)政府]24.引導金融機構加強與零售行業主管部門、監管部門、稅務部門信息共享,運用中小微企業和(hé / huò)個(gè)體工商戶的(de)交易流水、經營用房租賃以(yǐ)及有關部門掌握的(de)信用信息等數據,提升風險定價能力,更多發放信用貸款。鼓勵符合條件的(de)零售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,拓寬零售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(dào)。(市地(dì / de)方金融監管局、市商務局、市銀保監辦)25.支持批發零售企業擴産增效。支持企業擴大(dà)市場、挖潛增效,鼓勵企業并購重組、收購整合、強強合作。支持生活物資保障企業加大(dà)保供穩價力度,幫助重點“菜籃子(zǐ)”經營企業拓寬銷售渠道(dào)、加強産銷對接。[市商務局,各區、縣(市)政府]26.支持旅行社按規定提供相關委托服務。鼓勵各級黨政機關、各企事業單位、社會團體組織的(de)工會活動、會展活動、商務活動等,可按規定委托旅行社代理安排交通、住宿、餐飲、會務等服務事項。鼓勵旅行社及相關運營機構積極參與政府相關的(de)采購活動,加強資金使用管理,合理确定預付款比例,采購單位按照合同約定及時(shí)向旅行社支付資金。推動落實市内帶薪休假和(hé / huò)開展市内外療休養,支持符合條件的(de)旅行社、療休養基地(dì / de)等承接市内療休養業務。鼓勵各級學校、教育機構在(zài)市内外開展研學活動,支持符合條件的(de)旅行社及相關運營機構等承接研學服務業務。(市文廣旅遊局、市财政局、市總工會)27.加大(dà)對服務業場所用能保障。持續推進有序用電,鼓勵向重點服務業場所傾斜。(市發改委)28.賓館飯店2022年1-3月的(de)華數數字電視基礎服務費減半收取;對承擔隔離防疫任務的(de)賓館飯店,2022年1-6月華數數字電視基礎服務費全免。(市文廣旅遊局、華數集團)29.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合理增加旅遊業有效信貸供給。加強金融産品和(hé / huò)服務創新,探索應收賬款、知識産權、文化版權等無形資産融資模式,拓寬文旅企業抵質押物範圍。建立重點企業融資風險防控機制。引導金融機構合理降低新發放貸款利率,适當延長信貸還款周期,對受疫情影響生産經營困難的(de)旅遊企業主動讓利。鼓勵符合條件的(de)文旅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,拓寬旅遊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(dào)。(市文廣旅遊局、市地(dì / de)方金融監管局、市銀保監辦)30.加強銀企合作,建立健全重點文化和(hé / huò)旅遊企業項目融資需求庫,引導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(de)、預期發展前景較好的(de)A級旅遊景區、旅遊度假區、鄉村旅遊經營單位、星級酒店、旅行社、省級以(yǐ)上(shàng)文化産業示範園區(基地(dì / de))、梯度培育企業及重點文旅項目等文化和(hé / huò)旅遊市場主體加大(dà)信貸投入,适當提高貸款額度。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對旅遊相關初創企業、中小微企業和(hé / huò)星級以(yǐ)上(shàng)民宿等個(gè)體工商戶分類予以(yǐ)小額貸款支持。(市文廣旅遊局、市地(dì / de)方金融監管局、市銀保監辦)31.2022年免征輪客渡、公交客運、地(dì / de)鐵、城市輕軌、出(chū)租車、長途客運、班車等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增值稅。(國(guó)家稅務總局杭州市稅務局)32.積極争取對符合要(yào / yāo)求的(de)新能源公交車的(de)購置補貼。(市财政局、市交通運輸局、市發改委)33.積極争取車輛購置稅收入對地(dì / de)方資金的(de)補助,支持公路、水運和(hé / huò)綜合貨運樞紐、集疏運體系建設等。(市财政局、市交通運輸局)34.落實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政策。對合法裝載國(guó)際标準集裝箱的(de)運輸專用車輛,落實高速公路通行費六五折優惠政策。對使用浙江省發行的(de)電子(zǐ)不(bù)停車收費(ETC)車載裝置的(de)合法裝載貨運車輛,實行省屬及市、縣(市、區)屬國(guó)有全資或控股的(de)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費八五折優惠政策。(市交通運輸局、市發改委、市财政局、市市場監管局)35.合理安排中央對地(dì / de)方轉移支付的(de)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、農村客運補貼資金等,根據實際需要(yào / yāo)統籌安排資金,用于(yú)存在(zài)困難的(de)出(chū)租車、城市公交運營等支出(chū)。[各區、縣(市)政府]36.開展“三亂”專項整治行動。加強對亂收費、亂攤派、亂罰款的(de)專項整治,完善整治涉企亂收費協同治理和(hé / huò)聯合懲戒機制,防止對服務業的(de)各項助企纾困政策效果被“三亂”抵消。具體細則由各監管執法部門制定。(市市場監管局、市經信局、市司法局及各監管執法部門)37.加速兌現産業扶持資金。加快涉企專項資金執行進度,做到(dào)早分配、早使用、早見效,力争上(shàng)半年達到(dào)60%。[市财政局、各行業主管部門,各區、縣(市)政府]38.加強企業信用修複。受疫情影響,無法按時(shí)辦理相關證照及行政審批事項的(de)企業,可申請延遲辦理,相關延遲行爲(wéi / wèi)不(bù)納入信用記錄,已納入信用記錄的(de),可申請信用修複。(市市場監管局)39.精準實施疫情防控措施。實施精準監測機制,運用大(dà)數據手段建立工業園區、餐廳、商超、景點、物流等重點區域、重點行業從業人(rén)員庫,高效抓好流調“黃金24小時(shí)”,強化精準管控隔離,提高制造業、服務業從業人(rén)員等重點人(rén)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率,定期免費開展重點行業核酸檢測,有效恢複和(hé / huò)保持經濟發展正常秩序。[市防控辦,各區、縣(市)政府]40.建立健全服務企業長效機制。強化市領導聯系重點項目、重大(dà)産業項目協調等機制,高效協調解決政策落實過程中的(de)難點、堵點問題,指導幫助企業用足用好相關纾困扶持措施。(市發改委)本政策自發布之(zhī)日起施行。中央、省出(chū)台相關新的(de)支持政策,一(yī / yì /yí)并遵照執行。